成果展示映风采,研思同行创新篇

 

 

为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探索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新样态,积极展示无锡市“未来学习创新基地”项目实践成果。5月15日,无锡市泰山路实验小学举办“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研究行动”成果展示研讨活动。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部主任吕红日、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教部主任黄伟星、江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伍红林教授以及各项目学校的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新吴区各学校教师代表以及集群校桔灯工作坊部分教师代表也参与了本次活动。

 

封面图

 

课程风采 多元绽放

泰山路实小积极思考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构建了多元化课程体系,横向整合学科与活动类课程,实现学科知识的拓展应用与综合实践的有效融合;纵向整合适合不同学段与不同学生发展水平的课程,为学生搭建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的进阶学程,生发出“尚德·文化品德类”“笃行·社会实践类”“善思·学习基础类”“敏学·能力拓展类”四大类32个致远校本课程。“泰山娃玩泥人”“创意数学思维“快乐英语阅读”“有趣的汉字”“心灵手巧的我”等社团深受泰山娃喜爱,促进学生认知与思维进阶,深度变革儿童学习方式,生成核心素养。在慧思、慧行、真学、敏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

 

2

 

3

 

4

 

5

 

课例展示 思维飞扬

以“问题驱动”探索高效课堂,是泰山路实小课堂变革的方向。蒋晓、李瑜晨、巫梦丹、胡逸凡四位教师代表展示了四节“问题驱动”教学的研讨课例。

立体互动 打造数学学习场

巫梦丹老师执教《我的2024》一课,以问题“想要制作一张年历卡需要什么”点燃了学生对年、月、日奥秘探究的强烈愿望,同时引出本节课的实践任务——制作2024年年历卡。学生在提出问题、制定方案、探究发现、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以“真问题”驱动学生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1

 

2

 

3

 

主题聚焦 创设英语问题链    

蒋晓老师的英语课堂通过问题聚焦式学习,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迁移,在实践中提升。蒋老师围绕单元主题“Plan”,在课堂中通过问题链驱动学生不断“卷入”学习,通过大问题“How to make a plan?”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旅行计划,联结所学自主思考、小组交流,从而获得新的学习作品——旅游手帐。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分享中,加深理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1

 

2

 

3

 

深度学习 构建“美术+”新样态

李瑜晨老师执教的《阿福·那一抹微笑》以“无锡大阿福在末来会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向世界”为大问题,构建体悟型与任务解决型相交叉的“美术+心理”跨学科学习样态。课堂中,学生走进真实的学习情境,在问题链中层层剖析微笑的含义,从而深度感悟到微笑背后积极乐观向上的力量。学生在深度学习中绽放思维、提升素养,在与听课老师交流分享中获得学习美术的乐趣。

 

1

 

2

 

3

 

任务牵引 提升科学思维力

胡逸凡老师执教的《剪刀的奥秘》,借助学生志愿小组修剪树枝这个真实情境,通过发现使用园林剪刀和普通剪刀的区别,以“什么样的剪刀更省力”为主问题展开课堂教学。杠杆平衡实验、设计模型、拓展应用等环节衔接巧妙,将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

 

2

 

3

 

沙龙研讨 启迪迭新

善学者明,善思者智。课堂展示后,无锡市新吴区泰山路实验小学副校长余效里主持了“问题驱动教学”主题沙龙研讨。

 

1

 

四位教师围绕“展示课例在‘教’与‘学’上的革新”“问题设计如何紧扣学科特质”“如何有效开展真实任务”以及“问题驱动课堂的结构与传统课堂结构的差异性”等议题阐述见解。李瑜晨老师关注真实的情境驱动和多元评价,着力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力、创造力;蒋晓老师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胡逸凡老师立足科学课堂,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探究发现、强化应用,探索“探究式问题驱动课堂”的基本路径;巫梦丹老师鼓励学生围绕解决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经验生长的场域。

2

 

3

 

4

 

5

 

6

 

黄主任在研讨中强调,“问题驱动”的教学应当基于探索活动本身的科学性,紧密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通过课上的探索与启发,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助力学生素养提升。他还指出,“问题驱动教学”的课堂应当是基于学科本质的结构化教学、基于学生学情的实际教学、基于学科特质的跨学科教学,以及基于素养发展的整体教学。在谈到跨学科教学时,黄主任特别强调了课程设计时学科特质的一致性、思维逻辑的统一性和教学设计的相似性,为项目建设2.0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副校长余效里建议以此为导引,完善我校教学研究和实践,把“问题驱动教学”落到实处,探索出更有效的实施路径。

 

7

 

项目引领 笃行有为

“问题驱动”高度契合新课程理念,它既是前瞻性的教学指导思想,又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教学策略。过去三年里,泰山路实验小学的师生们在项目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项目主持人无锡市新吴区泰山路实验小学校长尤丽娜进行了题为《项目引领探新途 课堂变革向未来》的主题汇报,全面展现了“问题驱动”项目的建设基础、建设过程、初步成果以及未来展望。尤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坚定地依靠项目赋能,引领课堂变革。

 

8

 

高屋建瓴 共绘华章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伍红林为我们作《把握教学改革中变与不变的规定性》主题讲座,针对当前课改领域的众多“概念丛林”,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在众多变革之中,要准确把握并坚守教学的规定性,以“不变”的核心理念应对“万变”的改革浪潮。伍院长特别强调了“教”与“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它们并非割裂的两个“单位”,而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单位”,这不仅仅是说“教”与“学”相辅相成,更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应该相互渗透,在动态中生成发展。

伍院长提出教学的基本任务在于引导学生不断充实经验世界,实现个人与社会精神文化世界的交流。他同时指出课堂教学的独特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深厚的语言和人文素养,学会用语言表达生命体验。

9

 

新途展望 行稳致远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部主任吕红日点明“问题驱动”式教学应与素养导向密切关联。他指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警惕走入误区,应先精心预设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推进分析后,再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合进课堂教学,以此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最终帮助学生构建自我知识体系,实现品行的自然生长。在操作层面,吕红日对项目成果提出要求,还要注重成果转化,落实实践经验,指导今后项目实施,加强区域辐射,提升教学改革的影响力。

10

问题驱动展深度,课堂研究结硕果。

共赏风采同进步,期待未来更辉煌。

携手并肩再前行,共创教育新篇章。

在专家的精心引领和悉心指导下,泰山路实验小学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深耕“未来学习创新基地”项目,全力推进“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研究,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智慧的学习环境,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本期供稿:方雅致、潘 顺、许红梅

 

创建时间:2024-12-20 19:17
浏览量:0